考试新
8月10日至11日,第105期三足乌无人机培训班结业考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考试在四川01考点——三足乌无人机实训基地举行。本次考试创下考点历史新高,近两千名考生齐聚崇州,向着“持证飞行”的梦想进发。
考场实录
暴雨应急预案 护考生圆梦蓝天
考试首日,成都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给近两千名考生的考试带来严峻挑战。为保障考试正常进行,考点迅速激活应急预案,工作人员高效运转。最终,考点遵循 “科学调度、安全第一” 的原则,确保理论考试于 9 点安全有序开考,成功将暴雨影响降至最低 。
雨中奋战的飞手 梦想不惧风雨
本次考试考生年龄跨度从18岁到56岁,印证着无人机行业对各类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考场上的银发考生王工程师笑着说:“在建筑行业干了三十年,没想到快退休时还能当回‘考生’!”
雨过天晴 千名考生展翅翱翔
8月11日,天空放晴,前一日受暴雨影响的飞行考试全面恢复。在宽阔的飞行场上,考生们有序地进行着各项考核:
- 视距内飞行操作区:考生们熟练操控无人机完成原地360度定点悬停
- 超视距飞行考核区:学员们专注进行水平八字飞行等高难度动作
- 地面站操作区:考官通过电子考试系统屏幕评估学员的航线规划能力
“虽然昨天暴雨打乱了节奏,但考点的专业应对让我们倍感安心。”一位参加超视距操控员考试的00后考生表示,“今天能顺利完成飞行考试,多亏考点的科学调度。”
考生实践考试中
标准不降 严格守护考场纪律
尽管暴雨打乱了原定计划,开考时间被迫推迟两小时,但考试的标准与纪律没有丝毫放松。当上午9点理论考试正式开始时,严格的考生身份核验流程成为暴雨后考场秩序的第一道坚实保障。
在理论考场入口处,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执行身份核验流程,在仔细比对考生身份证原件与报名信息后通过专用设备进行现场人脸识别,与身份证照片及系统录入信息进行活体比对,严防替考。
“考试时间可以因天气调整,但考试的标准和公平性绝不能打折扣。”主考官在巡考时强调,“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严格执行身份核验是维护考试公信力的底线,也是对所有认真备考的考生负责。”
现场观察到,虽然部分考生因暴雨稍显匆忙,但考务人员依然耐心引导,确保核验环节不遗漏、不简化。在身份核验区,即使地面仍有少量积水,考生们也自觉排队,秩序井然。
考生人脸识别中
违禁物品检查中
暴雨洗礼后的产业新气象
这场暴雨中的千人考试,恰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当最后一架考试无人机平稳降落,雨过天青的基地上空浮现一道彩虹。考生们仰望天际,那里有他们即将翱翔的蓝天,也有一个规模万亿的新兴产业正展翅腾飞。当送外卖的小哥开始操控工业无人机,当退休工程师重新握起操纵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职业的转换,更是一个经济新维度在西南大地的具象生长。
高通过率:展现过硬教学质量
本期三足乌学员通过率一览
三足乌以“专业、严谨、诚信”为核心理念,持续为低空经济输送合规飞手,本次考核成果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西南无人机培训标杆的地位。
创纪录背后的低空经济热潮
本次爆发式的人数增长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据民航局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已达187.5万架,而持证飞手仅22.5万人,行业人才缺口高达百万。在成都打造 ‘工业无人机第一城’的战略推动下,本地无人机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无人机应用已拓展至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物流运输、航拍测绘、农林植保等众多领域。持证飞行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安全作业的保障。
四川01考点的大雨已经停歇,但中国无人机产业腾飞的序幕才刚刚拉开。一批批通过严格考核的持证飞手,将成为低空经济时代的领航者,在广阔天地间书写新的产业传奇。
考生专访
暴雨浇不灭的“飞天志”
▶ 刘工 行业:电力巡检
从事电力巡检已有2年、但一直“无证飞行”的刘工(化名)是本次考生中的“老飞手”。他对考点的严格印象深刻:“干这行好几年,下雨天也飞过,但像今天考场这种的核验,比我们单位出任务还严格!排队时听到前面有人因为照片不清晰被要求现场重核,一点不含糊。这反而让我觉得安心,执照含金量有保障。” 他表示,即使天气恶劣,考风考纪的严谨让他对这次考试结果更信服。
▶ 小林 行业:在校大学生
来自成都某高校航空工程专业的小林经历了难忘的赶考路。谈及选择三足乌的原因,他直言:“学校很多师兄师姐都推荐这里,说它是西南最早的官方考点,通过率高,教学规范。特别是实训基地就在四川,方便我们实地操作练习。” 这场暴雨中的经历更让他印象深刻:“虽然开考推迟了,但考点工作人员井然有序的安排让我的心里很踏实。”
三足乌无人机教育
飞越百期,初心不改!
下一站,三足乌期待
与你共架蓝天,共享低空!